技术文章

article

太欣新材料科技【在“浙”里 建设美丽中国】点“绿”成“金”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更新时间:2024-09-07点击次数: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回望历史长河,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映射着湖州向善向美的追求。追古溯今,这样的追求从未改变。

  近年来,湖州绘就着“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域一风光”的生态长卷,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8月15日,浙江湖州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责任重大。如何扛起责任?这些年,湖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场深刻的绿色变革,为美丽中国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8月15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于浙江湖州举办(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太欣新材料科技

  据悉,2005-2022年,湖州地区生产总值从640亿元增长到3850亿元,年均增速11.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15375元和7288元增长到71004元和44112元,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1.61:1,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市之一。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标新定位,湖州的“两山”实践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兴,则文明兴。从国家生态县,到上榜最美中国美丽乡村旅游胜地;从荣获“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称号到连续第9年夺得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连续第3年获得金鼎;从两夺浙江省科技创新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到争创国家创新型县……

  20年来,湖州市德清县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方向,将秀丽的山水景致融入科学的发展理念中,用实践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如今的德清人民生活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2005年8月,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开始大力整治污染企业;2010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进行完善;2015年,再次出台《深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了补偿资金总量,好山水、好生态成了“有价之宝”。加之一轮轮环境整治接续推进,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上猛踩“急刹车”,德清的环保能力建设实现了从弱到强的飞跃。

  天目山余脉在德清县境内蜿蜒,造就了一条条绝美沟域。这里是乡村民宿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民宿发展的样板地、标杆地——莫干山。在一系列引导下,村民开始理解绿水青山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政府关停淘汰了落后产能,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主动转型绿色产业,西部山区民宿经济崛起。2007年,第一家“洋家乐”在莫干山诞生,至此,德清迈上了一条以美丽乡村反哺美丽生态的共同富裕之路。

  德清积极推进“艺术+文化+产业”战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实现共同富裕(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太欣新材料科技

  2014年,德清率先颁布全国第一部地方民宿管理办法《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同年,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关于全面推进农洋家乐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民宿“井喷式”爆发。如今的德清民宿,从初创的1.0时代,走过高端化、精品化、主题化、特色化的2.0时代,正式进入从单一住宿业态向产业集群转变的3.0时代。据悉,从2007年发展至今,德清民宿总量已达800多家,年接待游客超七百万人次,营收超30亿元。以“裸心”为代表的洋家乐带动全县直接就业人员6000余人,带动青年返乡创业3000余人。

  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德清的民宿品牌成为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的推动力量,引领乡村度假品质化发展,进一步筑牢了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的基础。由德清县首创的“乡村民宿服务认证”模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并获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转发,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2020年,德清开发建成国内首个县域数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策支持平台——德清GEP核算决策支持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德清对莫干山区块生态资源质量变化及分布进行评估,科学布局增量和淘汰存量,建设以科创实验室、高端论坛、生态旅游等为核心的莫干“论剑谷”,推动“好风景”“新经济”和谐共生。

  湖州市首个省级特色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央广网发 德清县委宣传部供图)

  20年来,德清山水人文更美。当年污废水直排的城乡接合部,蝶变成了国际地信集群地;曾经城北的闭坑矿地,建成了车联智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这些年来,一份高质量发展新的“绿色答卷”呈现眼前:10年前,德清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6家,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38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84家。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2.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2.4亿元。

  一路先行先试,善于总结的德清人意识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给予丰厚回馈,进而不断激发人们的行动自觉。

  当下,我国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据悉,近年来,一批研究院落地湖州,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湖州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全市45家研究院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680项。打造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西塞科学谷、以绿色智造为特征的八大新兴产业链,城市绿色发展辨识度显著跃升。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充电设施及光伏运营监控中心智能管理平台(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4.038MWp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工程的投入使用,使得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成为湖州市南浔区首个“零碳工厂”;世界最大的铅炭智慧储能电厂落户长兴,可满足8万户居民一天的普通电量;基于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充电设施运营监控中心智慧监管运维,电动汽车通过有序充电策略,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段,第一时间参与电网负荷响应……

  吴兴区科创中心,一排排光伏组件在屋顶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能源(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从实验室到生产生活应用,越来越多的“双碳”技术正走出实验室,推动产业变革,改变群众生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安吉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设备(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俯瞰安吉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设备正在运行。近年来,该经济开发区推动全域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并网规模达到45兆瓦。2023年,安吉计划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助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人正在调试新能源物流车,准备发往亚运会相关场地(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智能工控系统、智能感知仪器等领域,积累起一批自主可控且走产业化的重要科技成果。新一代水泵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自适应变压技术和多泵协同智能优化技术,比水泵节电20%~70%,比市面主流的恒变频技术节电10%~30%,单组泵每年可节约数万乃至数百万度电,全湖州每年可以节约数亿度电。

  吴兴区某农业科技公司利用园区建筑空间和部分水域面积,安装太阳能光伏以降低能耗(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不仅如此,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湖州市发布了《湖州市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2023)》,今年的指数得分较上一年提高了3.9,距离广泛转型的目标越来越近。

  高铁德清站停车场,工作人员在检查、维护充电桩,赋能绿色低碳出行(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是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何融合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动百姓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据了解,在“客观指标+主观问卷”测评方式的基础上,2022年起,“一码”+“一舱”正式上线,目的是通过数字化应用让百姓绿色生活更便捷的同时,实现从数据人工整理到日常动态监测,从纯主观问卷调查到客观数据量化分析的转变。

  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市民逐渐养成绿色低碳的新生活方式(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垃圾分类的行为催生了垃圾分类智能督导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名叫“小睿”的智能督导机器人能对垃圾投放行为、现场环境状况、分类投放质量等实行全时全面全域的数字监管与数字评价;“电桩下乡”让不少民营企业找到了新机遇,能链智电与订单来了两家企业合资打造了“智电来了”,为充电需求较大的民宿行业提供充电解决方案;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80%享受到了绿色信贷优惠,连续三年销售额平均增长6.9%,年销售额增长超10%以上的企业占比65%。

  “湖州擅长利用标准化来推动各项工作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走向了全国,新能源电池行业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徐志宏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就包含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湖州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上的好经验完全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增强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作出湖州贡献。

  水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重点领域。如今位于太湖南岸渔人码头中心区域的南太湖新区渔人码头生态联勤警务站,一块数字大屏打造的3D实景图引人瞩目,整个太湖沿岸40平方公里水域的水生态环境在智慧化的管理下一网打尽。

  “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入河、入湖的水质,这相较于之前的纯人工责任制多了一份高效和便捷。”南太湖新区治水办主任刘新成向记者介绍:“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算法的深度学习让这张屏幕更加数字化,实现一触即发。”

  早在1999年,湖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德清县钟管镇产生。经济快速发展背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环境污染。升华拜克污染事件的发生,使得当年居民开窗都是刺鼻的味道。

  “2011年期间,网络上搜索钟管都是关于化工重镇、污水、臭味等污染事件的负面信息。如何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了每一个钟管人思索求变的问题。”德清县钟管镇党委副书记陈佳伟告诉记者。

  以科技创新走绿色发展之路,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的改革创新驱动来推动产业升级,代表着钟管镇企业家的改革和创新精神。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研发的热轧不锈钢盘条表面氧化皮无酸处理机组MEC-7.5mm被认定为国际首台(套)装备。业内称,这是湖州企业首次获此殊荣,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处国际领先水平。

  走进热轧带钢生态除鳞机组生产车间,车间里一派繁忙。“这一机组真正实现了‘三废’零排放。不仅颠覆了传统酸洗技术,在不伤害钢材表面的同时,还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为后续的钢铁加工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钟管镇,类似于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华源颜料、南泵流体、硕华生命、中特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环保等,企业一个个走出了绿色发展之路,污染越来越少、企业实力越来越强、经济越来越好。现在的钟管镇不仅有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还有国家级美丽示范河湖,“钟管蓝”已经成为新常态。

  吴兴区埭溪镇大冲村,青山绿树与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10多年前,吴兴区埭溪镇是个靠矿致富的乡镇。每到采矿时节,碎石横飞,开采作业声不绝于耳,曾经的静谧村庄被漫天粉尘遮蔽。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埭溪镇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致力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吴兴区埭溪镇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多处矿山通过生态治理重获新生,变身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光伏电站、生态公园等,收获了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昔日废弃矿山现在变成了‘绿水青山’和致富的‘金山银山’,迸发了强劲的绿色时尚新动能,我们用十余年时间完成了美丽的蝶变。”埭溪镇党委书记汤雪东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两山’转化步伐,实干争先,开创未来,奋力展现更加美丽的‘两山’新风景,唱响更多的埭溪新声音。”

  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南浔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京杭运河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生态,是南浔的最靓底色和宝贵资源。

  拥有传统“三电一板”产业基础的南浔,环境保护一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如何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近年来,南浔深挖区域经济潜质,相继启动了“亩均论英雄”改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太欣新材料科技、智能制造提标争先、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等行动,力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现量质齐升。

  在逐“绿”发展中,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聚焦智慧与绿色两大课题,“一条腿”成立企业研发中心,拓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另一条腿”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推动能源低碳化应用。目前已有89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仅去年发电量就达到89.22万千瓦时,当年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27.66吨。工厂智能化升级,积蓄了绿色能量。眼下,在南浔,企业“绿色+智造”格局已初步形成。

  “积木式”建设,“多元式”接入,“套娃式”管理,作为“电池之乡”,长兴县巧借产业优势,引进“和平共储”项目,通过数字化智慧控制系统,聚合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及可调负荷等多元素,实现平抑负荷波动、补充尖峰缺口、降低客户用能成本等功能。

  “将‘搭积木’理念运用到电厂建设过程中,将铅炭电池‘快速拼接’,项目从开工到一期竣工仅耗时3个多月。”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电厂装机容量规模100MW/1000MWh,含铅炭电池300万余个,预计可实现一次充放100万度电,可满足8万户居民一天的普通电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铅炭储能电厂。

  南太湖新区以技改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技术改造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制造部总监王兆平说。从2018年开始,企业通过硬件、软件迭代升级和精简工艺等手段,不断提升生产质效。截至目前,该企业生产人员精简23%左右,生产效率至少提升25%。目前,企业的PACK车间生产线已长期处于最优状态,并持续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接下来交付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等订单仍源源不断。

  一次次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不断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企业“脱胎换骨”,产业“强筋壮骨”,产业集群渐成规模。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工业技改需求潜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力度,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绿色化改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朴素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天的安吉人,对这一句话的感悟更深。

  20年来,安吉执“绿”为笔,不忘初心。新经济动能澎湃,不到一年,32个新经济项目相中安吉,能链智电等6家新经济企业顺利上市。新青年加速集聚,短短半年,新乡人、归乡人、旅乡人、原乡人纷至沓来,引聚青年人才19419名。新业态方兴未艾,咖啡经济、露营经济、民宿经济多点开花,上半年全县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刷新记录,较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5.9%、17.7%。新产业茁壮成长,除椅、竹、茶、生态旅游四张金名片之外,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出圈”,2022年以来累计招引落地高端生命健康产业项目超30个,总投资超150亿元……

  安吉余村一步一景,乡村颜值转变为乡村价值(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安吉乡村,一步一景、如诗如画,书香、花香、咖啡香弥漫,村民家门口的生意红红火火,乡村颜值成了乡村价值。竹林碳汇改革、“两山合作社”、农业“标准地”、“千家乡宿共富区”、“两入股三收益”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一系列新打法的推出,让废弃矿坑变身网红打卡点“小冰岛”、闲置空间变成树下咖啡馆,让一批曾经被忽略的乡村闲置空间上演美丽蝶变,让老百姓过上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好日子。

  仅2022年,在“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下,安吉累计吸引各类投资13.7亿元,村集体收益达2077余万元,吸纳周边劳动力2100余人,带动就业增收7500余万元。从业态创新到路径创新再到机制创新,安吉许许多多的村子吃上了“生态饭”,生态经济也实现了从点状探索、线性推进、面上推广最终到制度保障的升华。

  “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日子越来越好。”石鹰村党支部书记何丽燕说:“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全村立足本村优势,规划未来农村文旅及健康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发展路径,迈实共富步伐。”

  西苕溪畔,山水如画绿生金。“两山”未来科技城、余村大景区、灵峰智慧谷等一批生态绿色平台加快打造,一群群年轻人加快集聚,一个个点绿成金的故事正在进行,一幅以“绿”执笔的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2023年五一长假,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深蓝计划”火出新热度,共接待游客3.1万余人次,营收100余万元,日最高接待量破万人次,咖啡出杯量5120杯,达到去年5月开业以来的峰值。

  “通过各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田园旅游综合体为载体,把休闲农业、数字农业、旅游度假、文化艺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发挥乘法效应。”红庙村党委书记沈永甜介绍。

  田园旅游综合体最受益的是村民。项目的建设吸收了大量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更有不少村民以集资的形式资金入股,享受直接的分红收益,还有不少村民有了发展农家乐、民宿的计划。“预计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将保底增收50万元以上,随着田园旅游综合体的深入推进,红庙村村集体收益将实现指数级增长。”沈永甜畅想未来,满怀期待。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相融合的美好画卷(央广网发 吴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尝试对话自然,探寻山中野趣。位于吴兴区的廿舍自然种子营地依托霞幕山本土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环境,构建自然教育体系,以全年龄段共享为目标,打造“度假+研学”为一体的教育体验。

  近年来,吴兴区妙西镇以厚植生态绿色发展为基础,全方位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性开发,打响“生物+”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据介绍,廿舍自然种子营地目前成功创建为市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两山研学基地,成为湖州市中小学生研学首选地,依托校园研学举办了各类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195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3000余人。

  与此同时,廿舍自然种子营地将科学专业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转化成可持续的自然教育研学模式,最大化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聘请复旦大学生态环境学科博士、浙江农林大学讲师博士对廿舍-霞幕山的生物本底资源进行调查,形成详实的报告,并编写妙西本地科教图鉴性质的《霞幕山生物多样性手册》。以智能化发展为趋势,结合AR、遥5G等技术,实现“高效、聪明、智慧、精细”和可持续生态发展,打造智慧化营地。

  “项目建成运营后,村里游客明显多了起来,一部分村民嗅到商机开始自主创业,开办民宿、农家乐、采摘园。”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长林介绍说:“村民们生活在景区里,就业在家门口,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据了解,招引项目的同时,该村致力于生态维护,不忘生态保护的根本,维持霞幕山区域原始林的风貌,不大规模开发,全村4665亩省级生态公益林也在持续有效管控中。“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招引农旅项目和专业人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更多村民共享共富共美发展成果。”刘长林说。

  在安吉农村,绿色自觉逐渐成为全民习惯,结合各地特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绿色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了乡风文明和乡村善治,村民生态文明素养普遍提升。报福镇成立了安吉县首家乡镇“两山绿币银行”,在这个银行里,村民“存入”绿色行为,就能换取“两山绿币”,凭借“两山绿币”再享受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在“两山绿币超市”进行场景消费或兑换礼品等服务。

  “两山绿币银行”成立后,村民参加垃圾分类更加踊跃。村民仰富贵说:“感到十分荣幸,我会继续为垃圾分类和环保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9月27日,安吉县鲁家村村委会主任裘丽琴站在了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上。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她曾说,每一个乡村的生活垃圾都得到了分类、生活污水都得到了净化、村容村貌都得到了美化,农民的生活富裕了,乡村文化也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太欣新材料科技,她相信中国将来会有更多这样的绿色奇迹出现。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接续铺展的绿色版图里,湖州砥砺前行。打好“生态优势牌”、走稳“绿色发展路”、绘就“城乡和美篇”、奏响“共建共享曲”,湖州在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中奋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湖州贡献、展现湖州担当。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